技術文章
di一步:設備校準(保障數據jing準性)
校準依據:參照《壓力試驗機校準規范》(GB/T 37223)及設備說明書,校準周期通常為每 12 個月,日常使用前需進行簡易自檢。
校準工具:準備符合精度等級的標準砝碼(誤差≤±0.1%)、水平儀、校準軟件(若設備支持)。
校準操作:開機預熱 30 分鐘,將設備調至 “校準模式",空載狀態下確認數顯屏顯示力值為 0。
按設備量程的 20%、50%、80% 分級加載標準砝碼,每級穩定 30 秒,記錄數顯屏力值與砝碼標準值的偏差。若偏差超 ±1%,通過設備校準菜單調整傳感器系數,重復測試直至誤差符合要求;偏差過大時需聯系專業機構檢修。
校準記錄:填寫《設備校準記錄表》,標注校準日期、偏差值、操作人員等信息。
di二步:設備與試樣準備(夯實試驗基礎)
設備檢查:
外觀檢查:查看框架立柱、橫梁有無變形,壓板表面是否平整、無劃痕,若有凹陷需更換或打磨。
系統檢查:液壓式設備需確認油箱油位在刻度線內、油路無滲漏;電動伺服式需檢查絲杠潤滑情況、電機接線牢固性。
an全檢查:測試急停按鈕、過載保護裝置是否靈敏,限位開關位置是否準確。
試樣預處理:
試樣規格:混凝土試塊常用 150mm×150mm×150mm 立方體,水泥膠砂試塊為 40mm×40mm×160mm,需符合對應材料標準。
狀態處理:混凝土試塊經 28 天標準養護后,放入 105±5℃烘箱烘干至恒重,冷卻至室溫;表面浮漿需打磨平整。
試樣標識:用記號筆標注試塊編號,測量受力面尺寸(jing確至 0.1mm),計算受力面積并記錄。
di三步:參數設定(匹配測試需求)
啟動控制系統:打開設備總電源、數顯屏開關,進入試驗操作界面。
核心參數輸入:
試驗類型:選擇 “抗壓試驗" 模式。
加載速率:按材料標準設定,如混凝土試塊加載速率為 0.3~1.0MPa/s,水泥膠砂試塊為 50±10N/s。
量程選擇:根據試樣預估強度選擇合適量程(通常為預估zui大值的 1.2~1.5 倍),避免量程過大導致精度不足。
附加信息:輸入試塊編號、規格、養護齡期等基礎數據。
參數確認:反復核對設定值,確保加載速率、量程等與試驗標準一致。
di四步:試塊裝夾與調平(確保受力均勻)
裝夾位置:將試塊置于下壓板中心,確保試塊受力面與壓板wan全貼合,避免偏載。
調平操作:
手動調平:通過設備調平旋鈕微調下壓板高度,用水平儀檢測試塊頂面是否水平。
自動調平:部分設備支持自動找正功能,啟動后設備會通過傳感器調整壓板位置。
間距調整:啟動設備升降功能,使上壓板緩慢下降至距離試塊頂面 5~10mm 處,停止升降,避免直接撞擊試塊。
di五步:加載測試(全程監控運行狀態)
啟動加載:點擊操作界面 “開始" 按鈕,設備按設定速率自動施加壓力,數顯屏實時顯示當前力值、加載速率。
實時監控:
觀察力值變化:若力值波動超過 ±5%,立即暫停測試,排查試塊偏載或油路堵塞問題。
觀察設備狀態:檢查電機、油泵有無異響,框架有無異常振動,發現異常及時按下急停按鈕。
峰值捕捉:當試塊達到ji限強度發生破壞時,設備自動鎖定峰值力值(zui大壓力),部分機型會同步停止加載。
di六步:試驗結束與卸載(規范停機流程)
卸載操作:點擊 “卸載" 按鈕,上壓板緩慢回升至初始位置,避免快速卸載導致設備沖擊。
試樣處理:待壓板wan全復位后,取出破損試塊,清理壓板表面殘留碎屑,若有粘連需用軟布擦拭干凈。
緊急停機處理:若試驗中出現設備卡滯、力值驟升等故障,立即按下急停按鈕,切斷電源后排查故障。
di七步:數據處理與記錄(生成可靠報告)
數據計算:根據峰值力值和受力面積計算抗壓強度,公式為:抗壓強度(MPa)= 峰值力值(N)÷ 受力面積(mm2)× 10?3。
數據核驗:對比平行試塊(每組 3 個)的強度值,若單個值與平均值偏差超 15%,需剔除后重新測試。
報告生成:
手動記錄:填寫《抗壓試驗記錄表》,包含試塊信息、參數設定、峰值力值、抗壓強度、試驗日期等。
自動生成:支持數據導出的設備可直接打印報告,需包含設備編號、校準信息、操作人員簽字。
di八步:設備清潔與維護(延長使用壽命)
即時清潔:
用毛刷清理框架、壓板上的試樣碎屑,用濕布擦拭數顯屏和機身表面,避免粉塵堆積。
液壓式設備需檢查油路接口,若有油污及時擦拭;電動式設備需清理絲杠表面灰塵。
系統維護:
液壓系統:每 3 個月更換一次液壓油,更換前排空舊油并清洗油箱。
機械部件:每月在絲杠、導軌處加注zhuan用潤滑脂,確保運動部件靈活。
關機流程:關閉數顯屏電源、設備總電源,覆蓋防塵罩,在設備臺賬中記錄運行情況。